胰腺癌,因其高死亡率和低生存率而被誉为“癌中之王”,在所有癌症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挑战。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组织内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分泌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两大类。其中,外分泌肿瘤占绝大多数,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
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家族遗传等。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酗酒,会显著增加胰腺癌的风险。此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糖尿病或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需要多学科合作进行深入研究。
胰腺癌的症状表现多样,但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黄疸、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腹痛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黄疸则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所致,表现为皮肤和眼睛的黄染。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诊断胰腺癌方面,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两个重要的手段。血液检查中,肿瘤标志物如CA19-9的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但需要强调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非胰腺癌特异性表现,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PET-CT等,能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对胰腺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其中,PET-CT在评估肿瘤代谢活性、指导活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治疗胰腺癌的方法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根治的唯一方法,但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和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对胰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个体化治疗策略不断优化,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在胰腺癌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预防胰腺癌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筛查。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降低胰腺癌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胰腺癌筛查,如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提高治愈率。此外,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和警惕性,对于胰腺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胰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其症状、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胰腺癌这一严峻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诊疗水平、完善防控体系,以期早日攻克这一顽疾,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徐梓洋
南京鼓楼医院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