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以上。准确诊断和分期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分期流程和关键指标。
临床表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DLBCL分期的重要手段,常用方法包括CT、MRI和PET-CT。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在全身的分布和侵犯范围,为分期提供依据。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DLBCL的金标准。通过淋巴结活检或细针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DLBC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20阳性、CD10阳性或阴性、Bcl-6阳性、MUM1阳性和Ki-67高表达。
分子分型 DLBCL可根据分子特征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两种亚型。GCB型DLBCL预后较好,而非GCB型预后较差。分子分型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临床分期 DLBCL的临床分期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Ⅰ-Ⅳ期。分期依据包括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受累(N)和远处转移(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预后评估 DLBCL的预后评估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包括年龄、ECOG评分、分期、结外受累和血清LDH水平五个因素。IPI评分越高,预后越差,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综上所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涉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分子分型和临床分期等多个方面。准确诊断和分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吴红宇
上海市肺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