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疲劳与乏力现象研究

2025-06-03 09:30:14       3236次阅读

肺癌,作为全球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在众多治疗手段中,靶向治疗以其精准、副作用小的特点备受关注。然而,患者在进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疲劳与乏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本文将对肺癌靶向治疗中疲劳与乏力现象的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分子靶点,来阻断肿瘤细胞生长、扩散的一类新型治疗方法。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的副作用较小,疗效更为精准。然而,尽管靶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现象。

疲劳和乏力是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靶向治疗。研究表明,疲劳和乏力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肿瘤本身消耗机体能量,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疲劳和乏力。其次,靶向治疗药物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等,进一步加重疲劳和乏力的症状。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非生物学因素也可能影响疲劳和乏力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靶向治疗中的疲劳和乏力现象,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合理调整靶向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其次,营养支持治疗和心理干预也是改善疲劳和乏力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心理干预则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此外,适当的运动锻炼也被证实能有效缓解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在营养支持治疗方面,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机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水分的补充,以防脱水导致的疲劳。心理干预方面,患者可以参与支持性团体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以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以缓解心理压力。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缓解疲劳和乏力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耐力,从而减轻疲劳感。同时,运动还能促进内啡肽的释放,提高患者的情绪,减轻乏力感。然而,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时,需要注意运动量的适度,避免过度疲劳。

总之,肺癌靶向治疗中疲劳与乏力现象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对肺癌靶向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找到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减轻疲劳和乏力对患者的影响,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存预后。此外,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也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肿瘤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康复师等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照护,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将得到持续改善,更多的患者将重获新生。

陈彦民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线索:月经过多与出血难止的临床意义
上一篇基于HE4的卵巢癌筛查: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