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在此种情况下,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从筛查的必要性、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肠癌筛查的重要性,以期帮助公众提高对肠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进而提高生存率。
筛查的必要性
肠癌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发展过程通常较为缓慢,从息肉形成到癌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一特点为早期筛查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及时发现肠癌或癌前病变,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阻断癌变进程,显著降低肠癌的死亡率。据研究显示,定期进行肠癌筛查的人群,其肠癌死亡率可降低60%以上。因此,肠癌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筛查对象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行肠癌筛查,但以下几类人群应高度关注肠癌筛查:
年龄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家族肠癌史者;
有长期便秘或腹泻、便血等肠道症状的人群;
有炎症性肠病史或长期肠道炎症者;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
有特定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人群。
对于这些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此外,对于一般人群,也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肠癌筛查,以降低患病风险。
筛查方法
肠癌筛查的方法多样,包括粪便隐血试验(FOBT)、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FOBT)
:该方法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筛查肠癌,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适用于大规模筛查。虽然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作为肠癌筛查的初筛手段。建议每年进行一次FOBT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
: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观察到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情况,对于这部分的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该方法适用于对FOBT结果阳性者的进一步检查。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整个结肠和直肠,对于息肉和早期肠癌的检出率极高。对于高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是推荐的首选筛查方法。建议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筛查后的管理
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筛查结果阴性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肠癌的风险,仍需定期进行复查。此外,对于筛查发现的息肉,应根据其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癌变风险。
总结
肠癌筛查是提高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步骤。通过上述筛查方法,我们可以在肠癌发展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肠癌的死亡率。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的肠癌筛查尤为重要。希望公众能够提高对肠癌筛查的重视,积极参与筛查,为健康生活增添保障。同时,我们也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只有筛查与预防并重,才能有效遏制肠癌的高发态势,保护人民健康。
刘旭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茂源南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