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总发病数的85%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RET融合基因突变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RET融合基因突变通过基因融合和点突变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约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RET融合基因突变。
RET融合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首先,患者应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心理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药物治疗是RET融合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RET融合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如塞尔帕替尼(Selpercatinib)等,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塞尔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通过抑制RET蛋白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但靶向药物也可能出现耐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靶点突变、旁路激活等,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环境清洁对降低非小细胞肺癌复发风险也有一定作用。患者应避免接触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等致癌因素,减少肺癌复发风险。吸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患者还应减少接触职业致癌因素,如石棉、砷、铬等。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定期复查是监测非小细胞肺癌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胸部CT、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胸部CT可以观察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评估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肿瘤标志物如CEA、NSE、CYFRA21-1等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总之,RET融合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支持、药物管理、环境清洁、定期复查缺一不可。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杨福乾
潍坊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