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综合治疗新思路

2025-06-12 11:54:50       3225次阅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30%。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复发难治性DLBCL的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DLBCL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改变。染色体异常包括易位、缺失和扩增等,其中t(14;18)、t(8;14)、t(3;14)等易位较为常见。这些异常导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激活或失活,促进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突变主要涉及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信号通路改变包括JAK-STAT、NF-κB、mTOR等通路的异常激活。

针对DLBCL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新策略。靶向治疗主要针对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如PI3K抑制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如PD-1/PD-L1抗体、CAR-T细胞疗法等。细胞治疗通过体外扩增、修饰免疫细胞,再回输给患者,如T细胞受体疗法、自然杀伤细胞疗法等。

综上所述,复发难治性DLBCL的分子机制复杂多样,综合应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策略,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改善预后。未来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这些新策略的疗效和安全性,为DLBCL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杜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下一篇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预防: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上一篇靶向ROS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最新研究综述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