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基本知识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本文将为您介绍肝癌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分类、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手段及治疗策略。
一、肝脏肿瘤分类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自身的上皮组织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癌(HCC)占了绝大多数,约为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是最主要的类型。继发性肝癌则是指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如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和肺等。
二、流行病学特点
肝癌的地域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泰国和新加坡,是肝癌的高发区域。全球近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中国,中国的东南沿海和部分东北地区尤为突出。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众多,居恶性肿瘤前列,且多数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由于肝癌患者多在晚期才被发现,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较低。
三、诊断手段
肝癌的诊断包括多种手段。首先是临床表现的观察,其次是血清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影像学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工具,包括腹部彩超、CT、MRI和PET-CT。此外,病理学检查,如病灶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确诊依据。常用的分期系统有巴塞罗那分期系统(BCLC)和中国肝癌分期系统(CNLC),以及评估肝功能的Child-Pugh评分系统。
四、治疗策略
肝癌的治疗策略依据分期而定。对于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和肝移植可能是治愈性的选择。中期和晚期肝癌的治疗则较为复杂,通常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系统治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如消融和放疗。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肝癌,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治疗(如与贝伐珠单抗联用)成为新的治疗方向,展现了一定的生存获益。
五、免疫联合治疗进展
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未接受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代表了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此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也是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另一个有效组合,已达到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
结语
肝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低生存率使得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对肝癌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魏仁东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