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主要影响育龄女性的卵巢功能。其特征是在卵巢内形成多个小的囊肿,同时伴随排卵障碍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尤其是雄激素(男性激素)的升高。PCOS不仅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还与多种代谢和内分泌问题密切相关,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较大差异。
PCO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等多方面有关。首先,遗传因素使部分女性具有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影响卵巢对激素的调节能力。其次,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重要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刺激卵巢分泌更多的雄激素,形成高雄激素血症。雄激素水平过高会干扰正常的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导致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除外,慢性低度炎症也被认为与PCOS的病程发展相关,它可能影响卵巢的微环境,加重代谢异常。
临床上,PCOS的表现主要包括月经不规律、多毛症、痤疮、肥胖和不孕等。月经不规律是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减少或月经稀发。由于雄激素水平过高,患者常出现面部和身体多毛,有时伴随皮肤油腻及痤疮。此外,约有一半的PCO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生育方面,由于排卵功能受损,许多患者面临不孕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PCOS还可能增加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而其影响不仅限于生殖系统。
诊断PCOS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重要工具,典型表现为卵巢容积增大,并可见多个直径较小的卵泡排列在卵巢边缘,形成所谓“多囊卵巢”特征。在激素检测中,常见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增高,雄激素水平升高。此外,还需评估糖代谢状况以及脂代谢异常,以便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诊断标准根据国际不同指南略有差异,但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结构中的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针对PCOS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制定方案。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础,包括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帮助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体重。药物治疗主要围绕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及恢复排卵功能展开。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药物以及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对于寻求妊娠的患者,可使用促排卵药物辅助排卵。有些病例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方式,如卵巢钻孔术,以改善排卵功能。
总体而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疾病,涉及生殖、代谢和心理多个方面。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女性朋友如出现月经异常、多毛或肥胖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评估和管理。同时,社会应加强对PCOS的科普和关注,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王丽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