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胃肠肿瘤
在我国,胃癌与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备受关注。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正确认识胃肠道肿瘤,对于患者把握宝贵的治疗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胃肠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胃肠肿瘤是指发生在胃、小肠、结肠和直肠等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其中,胃癌和结直肠癌是常见的类型。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在我国,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胃肠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普及程度较低,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胃肠肿瘤的危险因素
胃肠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具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患有胃肠肿瘤,其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的突变或家族性的易感基因有关。
慢性疾病史:长期患有某些慢性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家族性肠息肉病等,会增加胃肠肿瘤的发生风险。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胃肠道黏膜的长期炎症和损伤,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和重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胃肠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饮食和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可能在胃内转化为致癌物质。吸烟和饮酒则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并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地理环境因素:在胃肠癌高发地区,人群的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三、胃肠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由于胃肠肿瘤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定期进行胃肠肿瘤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肿瘤筛查:
有肿瘤家族史者:胃肠肿瘤患者的近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子女),应定期进行筛查。
慢性病史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家族性肠息肉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筛查。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和重度饮酒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筛查。
胃肠癌高发区人群:生活在胃肠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常用的胃肠肿瘤筛查方法包括胃镜、肠镜、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具体选择哪种筛查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除了定期筛查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积极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胃肠肿瘤的发生风险。
四、结语
胃肠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正确认识胃肠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和筛查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肠肿瘤筛查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以降低胃肠肿瘤的发生风险。
任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