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在口腔癌患者局部治疗中的应用
口腔癌,特别是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口腔癌的综合治疗体系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向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普及放疗在口腔癌局部治疗中的应用,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一、什么是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或粒子束(如电子束、质子束等)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
二、放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作用
根治性放疗:对于早期或某些特定类型的口腔癌,放疗可以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单独使用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术前放疗(新辅助放疗):在手术前进行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减少术中肿瘤扩散的风险,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放疗(辅助放疗):手术后进行放疗,可以清除术后残留的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同步放化疗:对于中晚期口腔癌,放疗联合化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肿瘤控制率。
姑息性放疗:对于无法手术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口腔癌,放疗可以缓解局部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三、放疗的实施方式
外照射放疗:这是最常见的放疗方式。患者需要在放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前接受射线照射。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包括照射剂量、照射范围、照射次数等。
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肿瘤周围,使肿瘤接受高剂量的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损伤较小。这种方式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口腔癌。
四、放疗的常见副作用及处理
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疼痛、溃疡、口干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漱口液,局部应用止痛药物等。
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脱皮、瘙痒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局部应用润肤剂或激素类药膏等。
唾液腺功能障碍: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等。处理方法包括多饮水,咀嚼口香糖,使用人工唾液等。
恶心、呕吐:多见于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处理方法包括饮食清淡,少量多餐,使用止吐药物等。
五、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积极配合医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和执行放疗计划,按时复诊,及时告知医生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
保持口腔卫生:放疗期间应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多次刷牙、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加强营养支持:放疗期间患者的食欲可能会下降,应尽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心理调节:放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与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交流。
六、结语
放射治疗是口腔癌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放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放疗,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任永学
威县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