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瘤免疫治疗中的“远隔效应”:局部治疗引发全身响应
在肿瘤治疗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们不断寻求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甚至彻底清除癌细胞的方法。近年来,实体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远隔效应”(Abscopal effect)——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效应指的是,当对实体瘤进行局部治疗时,不仅局部肿瘤受到控制,远隔的、未直接接受治疗的肿瘤也出现消退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肿瘤免疫治疗的复杂机制,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远隔效应的初步认识
“远隔效应”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临床医生观察到,在对某些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后,除了照射区域的肿瘤消退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也出现了缩小。然而,由于当时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尚不深入,这一现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远隔效应”,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机制。
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与免疫激活
要理解“远隔效应”,我们需要了解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在其中的作用。DAMPs是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时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分子,它们能够被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所识别,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在肿瘤治疗中,诸如冷冻消融、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能够导致肿瘤细胞的坏死或凋亡,释放出大量的DAMPs。
这些DAMPs随后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DCs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它们能够捕获DAMPs和肿瘤抗原,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T细胞,从而启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不仅针对局部治疗区域的肿瘤细胞,还能够扩展到全身,攻击远隔的、未直接接受治疗的肿瘤细胞,从而产生“远隔效应”。
三、冷冻消融与放疗的案例解析
冷冻消融是一种利用低温快速冷冻肿瘤组织,导致细胞死亡的治疗方法。在冷冻消融过程中,大量的肿瘤细胞坏死,释放出DAMPs,激活免疫系统。有研究表明,冷冻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远隔效应”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疗则是另一种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同样能够诱导DAMPs的释放。研究发现,放疗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提高肿瘤对抗肿瘤免疫的敏感性。此外,放疗还可以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增强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四、结语与展望
“远隔效应”的发现,为我们理解肿瘤免疫治疗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通过深入研究DAMPs激活系统性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远隔效应”的发生并非普遍现象,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的类型、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远隔效应”的潜力,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周溢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