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其中,急性肾损伤(AKI)作为肝癌患者治疗中的一个关键肾脏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妥善管理。本文将依据《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等资料,探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急性肾损伤问题及相应的康复治疗策略。
一、急性肾损伤的监测与评估 急性肾损伤是肝癌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监测与评估是管理急性肾损伤的首要步骤。定期监测血清肌酐(Scr)和尿量等指标,对于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至关重要。对于Scr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因素,如药物、感染、脱水等。此外,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史等,对于评估和预防AKI同样重要。
二、急性肾损伤的分级处理 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急性肾损伤可分为三个级别:1级为Scr升高1.5-2倍或尿量减少至0.5ml/(kg·day);2级为Scr升高2-3倍或尿量减少至0.3ml/(kg·day);3级为Scr升高超过3倍或尿量减少至0.2ml/(kg·day),或需要透析治疗。对于1-2级肾损伤,可以继续ICIs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若肾功能恶化,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对于3级及以上肾损伤,建议暂停ICIs治疗,并请肾内科会诊,考虑进行肾脏活检以明确病因。在必要时,应给予透析治疗以缓解症状。
三、急性肾损伤的管理策略 针对急性肾损伤的管理,应遵循“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对于轻度肾损伤,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来控制病情。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来控制血压,同时减轻肾脏负担。对于中重度肾损伤,可能需要停用ICIs,并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此外,营养支持治疗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补充必需氨基酸等,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肾功能恢复。
四、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肝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科室,而是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肿瘤科、肾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多个学科在内的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定期的多学科会诊,可以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例如,肿瘤科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和治疗反应,调整ICIs的剂量和疗程;肾内科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治疗方案;消化科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调整护肝药物的使用;内分泌科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五、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措施 除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外,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同样重要。对于肝癌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在使用ICIs等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超剂量使用。此外,应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加强肾功能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六、总结 急性肾损伤是肝癌患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肾脏问题。通过密切监测、及时干预和多学科团队协作,可以有效管理急性肾损伤,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对于肝癌患者而言,最佳的支持治疗和康复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和生活质量。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同样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用药情况、基础疾病和水电解质平衡等因素。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新海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