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贫血:诊断与治疗要点解析

2025-04-11 01:01:37       3242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常导致贫血、骨痛、骨折等多种临床表现。本文旨在解析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发病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贫血: 1.1 骨髓微环境破坏: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侵犯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1.2 红细胞寿命缩短:多发性骨髓瘤可产生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 1.3 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骨髓纤维化,影响造血功能。 1.4 营养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程度与肿瘤负荷、病程进展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气促等心肺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诊断要点 3.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贫血的起始时间、进展速度、伴随症状等。 3.2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粘膜有无苍白,评估贫血程度。 3.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观察浆细胞比例。 3.4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可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质破坏。 3.5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治疗原则 4.1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控制肿瘤负荷,改善贫血症状。 4.2 支持治疗: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输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 4.3 并发症处理:积极防治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治疗方案 5.1 化疗:根据患者年龄、一般状况、肿瘤分期,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5.2 靶向治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改善贫血症状。 5.3 免疫治疗: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免疫治疗手段,有望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5.4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高危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获得长期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预后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反应、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合理支持、严密监测,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贫血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医生应重视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诊疗,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张怡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

下一篇急性肾损伤:肝癌患者治疗中的肾脏问题
上一篇探究避孕方式对卵巢癌风险的影响:科学与个体化的选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