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医学上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是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完成其正常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生理功能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将从尿毒症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增进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1. 尿毒症的定义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此时肾脏几乎或完全失去其功能,无法有效地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聚,从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多系统损害。
2. 尿毒症的病因
尿毒症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此外,某些急性肾脏损伤、药物或毒素引起的肾损伤、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尿毒症。
3. 尿毒症的病理生理
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分泌激素等。尿毒症时,肾脏的这些功能严重受损,导致:
代谢废物(如尿素氮、肌酐)在体内蓄积,引起氮质血症;
水钠潴留,导致水肿、高血压;
钾排泄障碍,引发高钾血症;
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肾性骨病;
酸碱平衡失调,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4. 尿毒症的临床表现
尿毒症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神经系统: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倾向等;
皮肤: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
呼吸系统:尿素氮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出气体有尿味;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快、恶心、呕吐等。
5. 尿毒症的诊断
尿毒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
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
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
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
电解质: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
酸碱平衡:动脉血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6. 尿毒症的治疗
尿毒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降压、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造血原料等;
非药物治疗:低蛋白饮食、控制水分摄入、控制血压等;
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
总之,尿毒症是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发展至尿毒症阶段。对于尿毒症患者,应积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王秀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