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肿瘤,其特征为骨髓内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血和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的过量产生。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基本的血液检查项目,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项目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PLT)等项目。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造血功能、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等。
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常规特点
(1) 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的发生与骨髓内浆细胞浸润、红细胞生成抑制、血浆M蛋白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2)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减少,与骨髓内浆细胞浸润、化疗药物等因素有关。
(3)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偏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多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血小板减少,与骨髓内浆细胞浸润、化疗药物等因素有关。
(4) 异常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导致血浆蛋白电泳出现异常蛋白区带,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依据。
3. 血常规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1) 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对于出现贫血、血沉增快、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助于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
(2) 监测病情变化:血常规检查可以动态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对病情变化进行评估。
(3)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对于伴有重度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化疗方案,以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原则
(1) 诱导治疗:对于适合化疗的患者,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方案,如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顺铂、阿霉素、地塞米松)等,以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2) 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考虑在诱导治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3) 维持治疗:对于获得缓解的患者,可采用低剂量化疗、靶向药物等进行维持治疗,以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
(4) 支持治疗:对于伴有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患者,可给予输血、补液、透析等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之,血常规检查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重视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郝秋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