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了解结直肠癌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深入探讨结直肠癌的症状和体征。
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上皮细胞,其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主要的致癌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遗传因素主要与家族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有关。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和饮酒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诱发结直肠上皮细胞的癌变。
结直肠癌的典型症状
结直肠癌的典型症状包括:
(1)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可能与肿瘤对肠道的压迫和刺激有关。
(2) 便血或黑便:肿瘤侵犯肠道黏膜,导致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后呈暗红色或黑色。
(3) 腹痛或腹部不适:肿瘤生长可引起肠道梗阻或炎症,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腹部不适。
(4) 腹部肿块:肿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到肿块。
(5) 体重下降:结直肠癌进展期,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导致体重下降。
(6) 贫血:长期慢性出血,可引起患者贫血,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等。
结直肠癌的体征
结直肠癌的体征主要包括:
(1) 腹部压痛:肿瘤侵犯肠道周围组织,可引起腹部压痛。
(2) 肠鸣音异常:肿瘤导致肠道梗阻,可引起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3) 直肠指诊异常: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到肿瘤,表现为质硬、固定、表面不光滑的肿块。
(4) 肝脾肿大:结直肠癌晚期,可出现肝转移和脾转移,表现为肝脾肿大。
结直肠癌的分期
结直肠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常用的分期系统为TNM分期系统,其中T代表肿瘤深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之,结直肠癌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改善患者预后。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丁雄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