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它以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为特征,是导致血尿和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IgA肾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1. IgA肾病的病理机制
IgA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IgA沉积。正常情况下,IgA是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分泌的,起到局部免疫防御作用。但在IgA肾病患者中,IgA分子结构发生异常,导致其在肾小球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
IgA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IgA分子异常:IgA肾病患者的IgA分子糖基化异常,导致其结构不稳定,容易被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捕获。
免疫复合物沉积:异常IgA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肾脏固有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等固有细胞损伤,进而引起肾脏纤维化。
遗传因素:部分IgA肾病患者存在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
2.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血尿:50%~70%的IgA肾病患者以血尿起病,多为肉眼血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
蛋白尿:大部分IgA肾病患者伴有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约30%~50%的IgA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速肾脏病变的进展。
肾功能不全:部分IgA肾病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肾病综合征:少数IgA肾病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有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等。
3. IgA肾病的诊断
IgA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肾活检结果。肾活检可见肾小球内IgA沉积,伴或不伴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肾脏病理分级(如Haas分级、Lee分级)有助于评估病变程度和预后。
此外,IgA肾病的诊断还需排除其他继发性IgA沉积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
4. IgA肾病的治疗
IgA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有助于减轻肾脏病变。
控制蛋白尿:使用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抑制免疫炎症:对于病情活动的患者,可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抑制炎症反应。
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减少血尿发作。
保护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保护肾功能。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通过肾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蛋白尿和免疫炎症等。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以控制病情、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卢凡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