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深藏于腹腔深处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尽管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非遗传性因素,以及家族遗传,均可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本文将详细探讨高龄与长期吸烟对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
一、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约为每年10/10万人口。胰腺癌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是名副其实的“癌症之王”。胰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高龄和长期吸烟是两个重要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二、高龄与胰腺癌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细胞的分裂和修复能力下降,使得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50岁以下人群胰腺癌的发病率较低,而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则显著上升。60-69岁人群的发病率是50岁以下人群的10倍以上。因此,高龄是胰腺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三、长期吸烟与胰腺癌的关系
吸烟是胰腺癌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3倍。吸烟量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即吸烟量越大,胰腺癌的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对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尼古丁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可导致胰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吸烟导致的氧化应激:吸烟可导致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胰腺细胞的DNA,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
吸烟对胰腺功能的影响:吸烟可导致胰腺分泌功能异常,影响胰腺的消化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四、综合防控策略
针对高龄和长期吸烟这两个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控策略: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于50岁以上、长期吸烟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癌的筛查,如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的检测,以实现胰腺癌的早诊早治。
加强遗传咨询: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评估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研究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高龄和长期吸烟是胰腺癌发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可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刘永钟
中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