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对个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特别是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约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因此,我国在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并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原发性肝癌的疾病原理
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和肝细胞的再生,进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原发性肝癌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
: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减少因HBV感染导致的肝癌发生。
筛查与监测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
生活方式干预
:减少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等,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
治疗手段
: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局部消融治疗
: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
: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
系统治疗
: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综合管理
:
多学科协作
:建立肝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肝癌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国际合作
中国在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临床研究合作等方式,与国际同行共享经验和研究成果。例如,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共同探索肝癌的新疗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机构合作,推广肝癌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结语
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优化防治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张晓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