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预后极差。由于胰腺癌起病隐匿,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因此,非手术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癌介入治疗中经动脉灌注化疗的操作方法与效果评估。
胰腺癌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介入治疗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经动脉灌注化疗的基本原理
经动脉灌注化疗是胰腺癌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肿瘤的供血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至肿瘤组织,使药物在肿瘤局部浓度显著升高,同时延长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化疗效果。此外,由于药物主要在肿瘤局部发挥作用,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经动脉灌注化疗的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化疗耐受性。同时,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操作流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
穿刺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动脉鞘。
导管超选
:在血管机影像引导下,导丝引导导管,将导管超选至胰腺肿瘤供血动脉,如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脾动脉等。
药物灌注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血供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及剂量,直接灌注至肿瘤供血动脉。
肝转移处理
:对于合并肝转移的患者,可在灌注化疗的同时,行肝动脉栓塞治疗,以控制肝转移病灶。
术后处理
:拔除动脉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经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估
经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肿瘤体积变化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判断疗效。
肿瘤标记物变化
:监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如CA19-9等)水平的变化,了解肿瘤活性及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疼痛、不适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了解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存期
: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期,评估治疗效果。
结语
总之,经动脉灌注化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胰腺癌介入治疗方法,通过直接将化疗药物灌注至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药物主要在肿瘤局部发挥作用,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然而,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经动脉灌注化疗并不能替代全身化疗,两者应结合应用,以提高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
薛飞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