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实体肿瘤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在现代医学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其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然而,介入治疗并非没有风险,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实体肿瘤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事项。本文将详细探讨介入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治疗过程。
一、出血风险的管理
在介入治疗中,出血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尤其是在处理肝癌等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时。由于这些患者的凝血功能常常受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术前应进行全面的凝血功能评估,并在术中和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必要时,需准备好止血药物和输血措施,以应对突发的出血事件。
二、栓塞后综合征的预防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创伤小、风险低。然而,TACE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呕吐等,这些症状统称为栓塞后综合征。为了减轻这些不适,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对症治疗,如退热药、止痛药和抗呕吐药物。此外,术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肝肾功能的保护
肝肾功能损伤是TACE治疗肝癌时相对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术前应常规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并在术后给予保肝药物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采取加强水化、碱化尿液和使用保护肾功能的药物等措施,以促进肝肾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
在介入治疗中,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术中应尽可能地进行超选择性插管,避免使用较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并严格控制碘化油的用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性,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五、治疗次数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TACE治疗的应答率会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减弱,同时也可能导致肝功能的损伤。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肝功能状态以及以往的治疗反应,合理安排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肝功能。
结语
介入治疗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风险和并发症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出血风险、栓塞后综合征、肝肾功能保护、超选择性插管技术以及治疗次数的合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治疗,而对于医务人员而言,掌握这些关键点则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基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将为更多的实体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王晶晶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