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简称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慢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CML的病程进展较为缓慢,但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疾病最终可能恶化为急性白血病。以下是对CML疾病的基本原理的详细解析。
一、CML的病因
CML的主要病因是染色体异常,特别是费城染色体(Ph chromosome)的存在。费城染色体是由于第9号和第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translocation)形成的,这种易位导致两个基因的融合,即BCR(位于第22号染色体)和ABL(位于第9号染色体)基因的融合,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这个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细胞无控制地增殖,是CML发生的关键分子机制。
二、CML的临床表现
CML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体重减轻、脾脏肿大等症状。脾脏肿大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脾脏内积聚造成的,是CML一个较为常见的体征。
三、CML的诊断
CML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包括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以及血液细胞计数等,可以观察到异常的白细胞增多,尤其是未成熟的粒细胞。分子生物学检查主要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这是诊断CML的金标准。
四、CML的分类
CML根据病程可分为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慢性期是CML的初始阶段,以成熟的粒细胞增多为特点;加速期病情有所恶化,出现更多的不成熟细胞;急变期则类似于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五、CML的治疗
CML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如伊马替尼(Imatinib)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它们能够特异性地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从而控制疾病进展。对于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根治手段。
六、CML的预后
CML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密切相关。在靶向治疗药物广泛应用的今天,CML患者的预后已经大为改善,许多患者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甚至功能性治愈。
总结而言,CML是一种由特定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慢性白血病,其诊断依赖于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治疗方式多样,预后因治疗而异。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CML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郑正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