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癌的治疗领域中,动静脉内瘘(AVF)的建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的狭窄或闭塞。以下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PTA的详细流程和技巧。
一、术前评估
病史收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透析史、内瘘建立史、既往PTA史等,以评估内瘘的功能状态和可能的并发症。
超声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静脉内瘘的血流情况、狭窄或闭塞的位置和程度,为PTA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凝血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以降低PTA过程中出血的风险。
二、术前准备
患者体位
:患者平卧,患肢外展,确保内瘘区域充分暴露。
消毒与隔离
:对内瘘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确保术中无菌操作。
局部麻醉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术中疼痛。
三、PTA操作流程
超声引导穿刺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最佳的穿刺点,使用穿刺针穿刺动脉。
导丝置入
:通过穿刺针引入导丝,导丝需通过狭窄或闭塞部位,进入静脉系统。
球囊扩张
:沿导丝引入球囊导管,定位于狭窄或闭塞部位,缓慢加压进行球囊扩张,直至狭窄或闭塞解除。
再次评估
:扩张后再次使用超声检查,评估PTA的效果,包括血流改善情况和有无新的狭窄或损伤。
术后处理
:确认PTA成功后,缓慢撤出球囊导管和导丝,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带。
四、术后管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内瘘功能评估
:术后即刻和24小时内评估内瘘的震颤、杂音和血流情况,确保内瘘功能恢复正常。
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术后情况,适当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随访与再评估
:定期随访患者,评估内瘘的长期功能和PTA的效果,必要时进行再次干预。
五、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扩张
:在PTA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扩张球囊,以免造成血管损伤。
感染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患者教育
:教育患者正确的内瘘护理知识,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上述流程和技巧,超声引导下的动静脉内瘘PTA能够为肾癌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改善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金丽娟
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