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医学领域备受关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EsD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复发的风险不可小觑。因此,深入了解胃癌EsD术后复发的征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病理学角度出发,全面解读胃癌EsD术后复发的征兆。
胃癌的病理基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健康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形成恶性肿瘤。EsD手术通过内镜技术将病变黏膜及其下层组织完整剥离,旨在精确切除肿瘤组织,减少术后复发风险。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胃癌EsD术后复发的征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腹痛:术后初期患者可能出现腹痛症状,这是复发的一个重要信号。腹痛多表现为隐痛或胀痛,通常在饭后出现,可能与肿瘤细胞侵犯胃壁神经有关。随着病程进展,疼痛感可能向腰背部放射,这可能是肿瘤细胞侵犯腹膜后神经所致。
消化不良症状:胃癌EsD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细胞侵犯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有关。
体重下降和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这可能与肿瘤细胞消耗机体营养、破坏造血功能有关。
胃肠道出血:胃癌复发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这可能是肿瘤侵犯胃壁血管所致。
淋巴结肿大:胃癌复发时,肿瘤细胞可能侵犯周围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这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为了及时发现胃癌EsD术后的复发,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异常病变,是诊断胃癌复发的重要手段。
腹部CT:腹部CT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有无远处转移,对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评估肿瘤的活性和治疗效果,对监测病情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PET-CT:PET-CT可以全面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转移情况,对发现复发和转移具有较高敏感性。
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复发,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复发风险。
总之,胃癌EsD术后复发的征兆多种多样,包括腹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胃癌的预后会越来越好。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不断涌现,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性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黄海涛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章贡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