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脂蛋白(a)[Lp(a)]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Lp(a)的特点、致病机制及对冠心病进程的影响,并探讨合理饮食和营养干预在降低Lp(a)水平中的作用。
一、Lp(a)概述 Lp(a)是一种特殊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其特点是脂蛋白上含有一个独特的载脂蛋白(a)[apo(a)]。apo(a)由肝细胞合成,与LDL的apoB结合形成Lp(a)。Lp(a)在血浆中的浓度受遗传控制,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高Lp(a)血症是指Lp(a)水平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Lp(a)的致病机制 1.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Lp(a)具有与LDL相似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促进氧化型LDL的形成,诱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炎症反应,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和斑块进展。
血栓形成:apo(a)具有类似凝血酶的结构域,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高Lp(a)血症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
内皮功能障碍:Lp(a)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三、Lp(a)与冠心病的关系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Lp(a)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呈正相关。此外,Lp(a)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再狭窄及预后不良相关。Lp(a)水平可作为冠心病风险评估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饮食和营养干预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浆Lp(a)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建议增加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浆Lp(a)水平。建议限制动物脂肪、加工食品等饱和脂肪酸来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适量摄入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可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降低LDL-C水平。适量摄入富含植物固醇的坚果、植物油等食物有助于降低Lp(a)水平。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升高血浆Lp(a)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戒烟限酒对降低Lp(a)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Lp(a)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致病机制复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内皮功能障碍等多个环节密切相关。合理饮食和营养干预可降低血浆Lp(a)水平,减少冠心病风险。针对高Lp(a)血症患者,应重视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Lp(a)的致病机制,开发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丁权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