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本身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患者常面临疼痛、胃肠功能恢复、营养支持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胃癌术后禁食期的营养补充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指导。
胃癌术后疼痛管理与并发症预防
胃癌手术后,患者常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术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至关重要。镇痛泵能够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减少患者疼痛感,帮助患者更好地休息和康复。若患者疼痛感明显,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调整镇痛方案。
在镇痛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需注意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尿储留、恶心、呕吐等。尿储留可能由于术后疼痛导致排尿困难,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必要时进行导尿处理。恶心和呕吐可能与麻醉药物、手术刺激或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可通过药物控制或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
胃癌术后禁食与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后,患者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禁食期,以减轻胃肠道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吻合口是手术中将胃肠道重新连接的部位,其愈合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禁食可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降低吻合口的压力,预防吻合口水肿和漏出。
胃肠减压是另一个重要的护理措施,通过将胃管插入胃内,可以抽出胃内积存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张力,降低吻合口的压力。胃肠减压不仅有助于吻合口的愈合,还能减少胃扩张和呕吐的风险。
胃癌术后营养支持
在禁食期间,患者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是主要的营养补充方式,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满足患者基本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静脉营养可以迅速补充患者的能量,减轻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
随着患者胃肠功能的逐步恢复,可以逐渐开始经口进食。初期可从少量的清水或清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果汁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蛋花汤等。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反应,如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胃肠功能恢复与饮食指导
胃肠功能的恢复是胃癌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术后初期,胃肠蠕动减弱,需要逐渐适应食物的刺激。饮食指导应从少量多餐开始,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同时,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饮食结构上,应避免高纤维、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影响吻合口愈合。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减少对胃肠的刺激。随着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直至恢复正常饮食。
结语
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和胃肠功能恢复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护团队的密切合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科学的疼痛管理、合理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禁食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任立新
山西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