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占所有NHL病例的30-40%。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大。规范、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对提高DLBCL患者疗效、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DLBCL患者的用药指导原则。
初始治疗方案 DLBCL的初始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是经典的一线治疗方案,适用于大多数患者。R-CHOP方案的疗效优于传统的CHOP方案,5年生存率可达60-70%。R-CHOP方案中,利妥昔单抗是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均为细胞毒性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杀伤肿瘤细胞。
诱导治疗的优化 对于部分高风险患者,可对R-CHOP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疗效。常用的优化方案包括: (1) DA-EPOCH方案:在EPOCH方案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适用于部分年轻、高危的DLBCL患者。 (2) R-CODOX-M/IVAC方案:适用于儿童、青少年DLBCL患者,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3) R-HCVAD方案:适用于部分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患者。 (4) R-ACVBP/R-MA方案:适用于部分年轻、高危DLBCL患者。
巩固治疗 部分DLBCL患者在诱导化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CR),巩固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常用的巩固治疗方案包括: (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适用于部分年轻、高危、CR的DLBCL患者,可提高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 (2)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适用于部分CD20阳性、CR的DLBCL患者,可延长PFS。
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 对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二线化疗方案和新型靶向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二线化疗方案包括: (1) R-GDP方案:适用于部分复发DLBCL患者,可获得30-40%的客观缓解率。 (2) R-ICE方案:适用于部分复发DLBCL患者,可获得40-50%的客观缓解率。 (3) R-DHAP方案:适用于部分复发DLBCL患者,可获得40-50%的客观缓解率。
新型靶向药物包括: (1)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适用于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 (2)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如阿特珠单抗等,适用于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 (3) 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等,适用于部分CD20阴性的DLBCL患者。 (4) PI3K抑制剂:如杜瓦利尤单抗等,适用于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
用药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理分型、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2) 规范化疗剂量、疗程,避免剂量不足或过度治疗。 (3) 密切监测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4)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抗真菌药物,预防感染。 (5) 重视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化疗耐受性。
总之,合理、规范的用药方案是提高DLBCL患者疗效、延长生存期的关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疗效、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徐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梓街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