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筛查新进展:基于fPSA_tPSA比值的年龄特异性分析

2025-02-18 23:15:15       3241次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衍生指标,尤其是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PSA/tPSA),因其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高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基于fPSA/tPSA比值的年龄特异性筛查前列腺癌的新进展。

前列腺癌概述

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腺体,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中更为常见。早期前列腺癌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流减弱等症状。确诊前列腺癌通常需要结合数字直肠检查(DRE)、PSA检测、影像学检查及前列腺活检等多种方法。

PSA检测原理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血清酶,正常情况下,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腺体内部,但在前列腺癌或其他前列腺疾病状态下,PSA可能泄露入血,导致血清PSA水平升高。tPSA是血液中PSA的总量,而fPSA是未与PSA结合蛋白结合的游离形式。fPSA/tPSA比值是指血清中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这个比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年龄特异性筛查的重要性

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前列腺癌的风险不同,因此,采用年龄特异性的筛查策略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增加,但同时也伴随着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的增加,这可能导致PSA水平的升高,从而增加假阳性的风险。因此,确定不同年龄段的最佳fPSA/tPSA比值切点对于提高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基于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人群及同期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队列人群,选取2017年以来基线未患癌且接受tPSA及fPSA检测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Cox回归分析,结合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dROC)及曲线下面积(tdAUC)评价tPSA和fPSA/tPSA比值筛查2年内总体人群及年龄特异性(<60岁、60~<70岁及≥70岁)新发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及最佳切点值。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的fPSA/tPSA比值的最佳切点值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调整筛查策略。例如,对于年轻男性,可能需要一个更高的fPSA/tPSA比值切点来减少假阳性;而对于老年男性,可能需要一个较低的切点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通过这种年龄特异性的筛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操作。

结论

基于fPSA/tPSA比值的年龄特异性前列腺癌筛查策略为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整不同年龄段的fPSA/tPSA比值切点,可以更好地平衡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在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更精准的前列腺癌筛查。

张国强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下一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脾切除术的适应症与风险
上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生理影响:毕罗(Billroth)氏Ⅰ式手术分析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