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包括唇、舌、颊、口底、牙龈、腭部等部位。口腔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肺癌、胃癌等,但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明显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口腔癌的吞咽困难及其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口腔癌的发病机制
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饮酒、不良口腔卫生、病毒感染等。这些因素导致口腔黏膜细胞的基因突变,形成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可侵犯周围组织和结构,导致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1.肿瘤侵犯咀嚼肌和舌肌:口腔癌可侵犯咀嚼肌和舌肌,导致肌肉功能障碍,影响咀嚼和舌运动,从而引起吞咽困难。
2.肿瘤压迫咽部: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压迫咽部,导致咽部狭窄,引起吞咽困难。
3.肿瘤侵犯神经:口腔癌可侵犯支配咽喉部的神经,导致咽喉部肌肉功能障碍,引起吞咽困难。
4.淋巴结转移:口腔癌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
二、口腔癌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
1.吞咽疼痛:口腔癌患者吞咽时可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肿瘤处,与肿瘤侵犯的部位和范围有关。
2.吞咽困难: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缓慢、费力,甚至吞咽不能。吞咽困难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有关。
3.吞咽时咳嗽: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喉部,患者在吞咽时可出现咳嗽,甚至出现误吸。
4.口咽部异物感:肿瘤生长可导致口咽部狭窄,患者可出现异物感,影响吞咽。
5.言语不清:肿瘤侵犯舌肌或神经,可影响舌运动,导致言语不清。
三、口腔癌吞咽困难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口腔癌的可能,及时就诊口腔科或肿瘤科。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法,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硬度等,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
2.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检查,了解肿瘤的范围、深度、有无侵犯周围组织和结构,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3.病理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级。
对于确诊为口腔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恢复器官功能。术后可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对于晚期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取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口腔癌的吞咽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状,提示肿瘤的存在和进展。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尽早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口腔卫生,戒烟限酒,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高杨军
长治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