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逐年提高。然而,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手段,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肺癌手术康复期的综合管理策略。
一、呼吸功能康复
肺癌手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往往受损,因此呼吸功能的康复是术后恢复的首要任务。深呼吸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通过增强膈肌运动,提高肺活量。患者可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手放在腹部,用鼻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嘴缓慢呼气,感受腹部的收缩。每天进行3-4组,每组10-15次。有效咳嗽训练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对于咳痰无力的患者,可采用胸部物理治疗,如叩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此外,呼吸操包括缩唇呼吸等,可以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协调性。
二、体能恢复
术后早期活动对体能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应尽早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引流管拔除后,可在床边坐起、站立,并逐渐开始短距离行走。随着身体的适应,行走的距离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康复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如尝试爬楼梯等运动。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应循序渐进。
三、营养支持
肺癌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食欲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的摄入。如果患者经口进食不足,可考虑通过鼻饲或胃肠外营养等方式补充营养。
四、心理调适
肺癌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巨大冲击,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心理康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例如,让患者了解肺癌手术相关的知识,减少对疾病和康复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病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五、并发症防治
术后要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对于肺部感染,除了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和痰液引流外,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咳嗽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另外,要警惕血栓形成。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通过早期活动、穿弹力袜等措施预防。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一旦发现血栓形成,需及时采取抗凝等治疗措施。
总之,肺癌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从呼吸功能、体能、营养、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通过综合管理策略的实施,患者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刘蔚莎
滨州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