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预后较差。DLB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合理用药对于提高DLBCL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合理用药治疗策略。
经典R-CHOP方案 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是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研究显示,R-CHOP方案可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CHOP方案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R-CHOP方案的用法用量为: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第1天;多柔比星50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第1天;泼尼松100mg,第1-5天。每3周重复一次,共6个周期。
二线治疗方案 对于R-CHOP方案治疗失败的DLBCL患者,可考虑二线治疗方案。常用的二线方案包括: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DHAP方案(地塞米松+顺铂+阿糖胞苷)等。二线治疗方案可提高部分患者的缓解率,为后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条件。
靶向治疗 近年来,以CD20、CD79b、PI3K-δ等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在DLBCL中显示出良好疗效。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PI3K-δ抑制剂,可抑制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对部分DLBCL患者有效。此外,抗CD79b抗体-药物偶联物polatuzumab vedotin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靶向治疗可作为R-CHOP方案治疗失败患者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 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在DLBCL中显示出一定疗效。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可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功能。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部分难治性DLBCL患者。此外,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在部分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中取得良好疗效。
个体化治疗 DLB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预后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治疗是提高DLBCL疗效的关键。对于双打击或三打击DLBCL患者,可考虑采用高强度化疗方案;对于老年或伴有合并症的患者,可采用减低剂量的化疗方案。此外,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DLBCL,如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EBV阳性DLBCL等,可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支持治疗 DLBC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因此,支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支持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血小板制品、白蛋白、肝素等。
总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是提高DLBCL疗效的关键,包括经典R-CHOP方案、二线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支持治疗在DLBCL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药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DLBCL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黄畅
浙江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