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HCC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约有50%的HCC患者与HBV感染相关。本文将详细阐述HBV与HCC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检测与监测,降低肝癌风险。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
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HBV感染后,病毒可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脏炎症和肝细胞损伤。长期的HBV感染可引发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可能演变为HCC。研究表明,HBV感染者发生HCC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20-30倍。HBV相关HC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0-20%。
二、HBsAg阳性率在中国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HBsAg是HBV表面抗原,是判断HBV感染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抗病毒治疗的进展,我国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HBsAg阳性者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HBV感染仍是导致HCC的主要因素之一。
HBsAg阳性率的下降,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仍需加强HBV感染者的检测与监测,以降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HBV感染者是HCC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和监测对于及时发现肝脏病变、评估肝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三、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HBV DNA检测的重要性
对于HBV感染者而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HBV DNA检测是评估肝脏病变程度、监测HCC风险的重要手段。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ALP、GGT等指标,可反映肝脏炎症和损伤程度。HBV DNA检测可定量评估病毒复制水平,指导抗病毒治疗。
建议HBV感染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和HBV DNA检测。若发现肝功能异常或HBV DNA水平升高,应及时就医,评估肝脏病变程度,必要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肝脏病变,降低HCC的发病风险。
四、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癌风险
抗病毒治疗是降低HBV感染者肝癌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通过抑制HBV DNA聚合酶,减少病毒复制;干扰素如α-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病毒复制。
多项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BV感染者的HCC风险。对于高病毒载量、ALT升高、肝硬化等HCC高危人群,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肝脏病变,降低HCC发病率。
总之,HBV感染是导致HCC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HBsAg阳性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HBV感染者的检测与监测。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HBV DNA检测,及时发现肝脏病变,对于降低HCC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HCC高危人群,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肝脏病变,降低HCC发病率。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HBV感染的检测与监测,为降低HCC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贡献力量。
张空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