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食管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食管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镜治疗、供给治疗以及中医中药和生物靶向等综合治疗。其中,内镜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早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原理和优势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内镜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以达到治疗食管癌的目的。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MR具有以下优势:
创伤小:手术仅需通过口腔插入内镜,无需开胸或开腹,对患者身体损伤小。
恢复快: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并发症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风险较低。
可重复性强:对于多发性或复发性病变,可多次进行EMR治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症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特别是以下情况: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肿瘤直径小于2cm,且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不适合接受大范围手术。
患者拒绝接受外科手术,希望尝试其他治疗方法。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疗效
大量研究表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早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切除率可达90%以上,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对于完全切除的患者,复发率较低。此外,EMR还可有效缓解食管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尽管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对于术中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夹夹闭或电凝止血。对于穿孔,可采用内镜下金属夹修补或保守治疗。绝大多数并发症可通过内镜下处理,无需开胸手术。
总结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食管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积极推荐EMR治疗。同时,术后应定期随访,密切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总之,食管癌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刘国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家园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