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承担着众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然而,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当面临肝癌这一挑战时,合理用药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肝癌的诊断、治疗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一、肝癌的诊断 1.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检查、CT、MRI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实时等优点,可初步判断肝脏的病变情况。CT和MRI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肿瘤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正常值并不能排除肝癌的可能。此外,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指标也能为肝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组织学检查 对于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情况,可通过穿刺活检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肝癌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手术方式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肝功能等因素综合评估。
介入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可采取介入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通过阻断肿瘤的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缺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常用药物如索拉非尼、雷格非尼等,适用于晚期肝癌患者。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等,可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 个体化治疗 肝癌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肝功能、合并症等差异较大,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合理用药可有效规避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剂量和疗程 合理用药需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剂量不足导致的疗效不佳。对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药物经济学 肝癌的治疗费用较高,合理用药可平衡治疗效果和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和依从性。
总之,面对肝癌这一严重疾病,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临床医生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正确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共同战胜肝癌这一顽疾。
洪宏喜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