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化疗后感染防控与治疗策略
在膜性肾病的综合治疗中,化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其
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幵发症却不容忽视。膜性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加之化疗药
物对机体的进一步影响,使得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掌握膜性肾病化疗后感染的有效
防控与治疗策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1. 强化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床单,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注意
口腔、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护理,避免细菌滋生。
2. 监测免疫功能: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水平等,及时发现免疫功能低下的
情况,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和耐药菌的产生。仅在明确感染指征
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4. 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辅助提升免疫功能。
二、感染疾病的治疗原则
1.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和病
原体,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扩散,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2. 综合治疗,兼顾原发病: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不应忽视膜性肾病本身的治疗。需根据患
者病情调整化疗方案,必要时暂停或减量使用化疗药物,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打击。
3.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状况各异,因此治疗方案应个
体化。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4.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化疗药物与抗感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临床案例分享
以一位中年膜性肾病患者为例,该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经检查确诊
为肺炎。考虑到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正在接受化疗,医生首先给予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幵同时加强了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
状明显缓解。随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医生调整了抗生素种类,继续巩固治疗数日后,
患者康复出院。
四、结语
膜性肾病化疗后感染的处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生、护士及患者家属的共同
努力。通过强化基础护理、监测免疫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等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发生感染,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幵遵循个体化治疗
原则,兼顾原发病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对膜性肾病患者的不良影
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奚炜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