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NHL的30%至40%。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因素复杂,因此准确的分期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期标准。
一、DLBCL的分期系统
DLBCL的分期主要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该系统最初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但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临床分期(CS)和病理分期(PS),其中临床分期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而病理分期则需要组织学证实。
二、DLBCL分期的各个要素
病变范围(A、B) A:病变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或一个淋巴结外器官 B:病变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淋巴结区或淋巴结外器官
受累淋巴结区(I、II、III、IV) I:病变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 II:病变累及两个淋巴结区,且均位于横膈一侧 III:病变累及两个淋巴结区,且分别位于横膈两侧 IV:病变广泛累及淋巴结区和/或淋巴结外器官
受累淋巴结外器官 S:脾脏受累 E: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累
提高分期的因素 A:无症状 B:有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
骨髓受累 0:骨髓未受累 1:骨髓受累
三、DLBCL分期的临床评估要点
详细病史采集,包括病程、症状、体征等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淋巴结、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评估病变范围、受累器官等
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评估病变侵犯深度
骨髓穿刺/活检,评估骨髓受累情况
四、DLBCL分期的预后意义
DLBCL的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分期低的患者(如I、II期)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而分期高的患者(如III、IV期)则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如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此外,分期还可以指导个体化治疗,如对于分期低、预后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治疗强度,以降低毒副反应。
总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期标准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严格按照分期标准进行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熊文婕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