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类型和意义,以增进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认识,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一、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类型 1. 外照射(EBRT):外照射是放射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直线加速器等设备产生的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对肿瘤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外照射主要分为全盆照射和盆腔照射,全盆照射范围包括盆腔和腹腔,而盆腔照射范围限定在盆腔内。外照射剂量通常为45-50Gy,分为1.8-2Gy/次,每周5次,共25-28次。
近距离照射(BT):近距离照射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通过局部高剂量照射对肿瘤细胞造成损伤。常用放射性粒子为铱-192,通过后装技术将粒子植入宫腔内,剂量通常为5-7Gy/次,每周1次,共3-5次。近距离照射可以与外照射联合应用,提高局部控制率。
术中放疗(IORT):术中放疗是在手术过程中直接对肿瘤进行照射,通过高剂量射线对肿瘤造成损伤,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术中放疗剂量为10-15Gy,一般作为术后外照射的补充治疗。
二、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意义 1. 提高局部控制率:放射治疗可以对肿瘤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减少肿瘤细胞数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对于高危患者(如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放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减少远处转移风险:放射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减少远处转移风险。对于有远处转移风险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提高生活质量:放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增强化疗效果:放射治疗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化疗效果。对于中高危患者,放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总之,放射治疗在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合理选择放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放射治疗方案。同时,放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损伤、消化道反应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及时处理。相信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严峻
黄石爱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