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是白细胞的过度生成,特别是未成熟的髓细胞。在介绍CML的手术治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CML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CML的病理机制
CML的发病机制与费城染色体(Ph chromosome)密切相关,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BCR和ABL基因的融合,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这种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受阻。CM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或染色体分析可以检测到费城染色体的存在。
CML的临床表现
CML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疲劳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出血倾向、感染以及脾脏肿大等症状。贫血是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积累导致正常红细胞生成受阻。出血倾向和感染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功能异常所致。脾脏肿大是CML的典型体征,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有关。诊断通常依赖于血常规、骨髓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
CML的手术治疗
尽管CM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其手术治疗并非常规治疗方法。传统的CML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如伊马替尼)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在CML中的运用较为有限,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手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脾切除术
:在CML患者中,脾肿大是常见的表现,可能导致疼痛、早饱感或功能障碍。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脾肿大,脾切除术(Splenectomy)可能是必要的。手术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并不能治愈CML。脾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脾肿大引起的严重疼痛或早饱感、脾肿大导致的脾功能亢进、脾肿大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脾破裂)等。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和血栓形成等,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脾脏状况。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高危或治疗无效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潜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替换患者异常的造血系统。手术风险较高,适用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前者使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后者使用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包括化疗和/或放疗,以清除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移植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造血恢复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感染等。
并发症的处理
:CML患者可能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或凝血功能障碍而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在这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止血手术、脓肿引流等。手术的目的是控制局部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和麻醉相关风险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CML的药物治疗
除了手术治疗外,CML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等,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以有效控制CML的进展。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长期维持治疗。对于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更换其他靶向药物或联合化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也在CML的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结论
手术治疗在CML的治疗中并非主流,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提供重要的治疗选择。随着医学的进步,CML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包括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疾病阶段和治疗反应,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CML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周达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