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透析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这不仅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将探讨透析中低血压的成因、表现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透析中低血压的成因
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是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至30%。其成因主要包括:
超滤速率过快
:透析过程中,如果超滤速率设置过高,会导致血液容量过快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变化
:透析过程中,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部分透析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使得他们在透析过程中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心脏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不全,这会进一步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
透析中低血压的表现
透析中低血压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
血压下降
: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或收缩压低于90mmHg。
头晕、乏力
:患者可能感到头晕、乏力,甚至出现晕厥。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肌肉痉挛
:透析中低血压还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尤其是在腿部。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针对透析中低血压,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疗措施:
合理设置超滤速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透析超滤速率,避免过快的血液容量减少。
透析液温度调整
:适当提高透析液温度,可以帮助维持血管张力,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前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在透析前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提高血容量。
药物治疗
: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在透析前使用升压药物,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模式选择
:对于频繁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低温透析或夜间透析等模式。
监测与调整
: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透析参数。
心脏功能评估
:对于有心脏功能不全风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自主神经功能评估
:对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以改善透析中血压调节能力。
总之,透析中低血压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透析参数设置、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密切监测,可以有效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保障透析患者的安全和透析效果。同时,对于存在心脏功能不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体化治疗,以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风险。
宋雨童
台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