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来那度胺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DLBCL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阐述来那度胺治疗DLBCL的常见副作用。
血液学毒性 来那度胺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此外,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也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因此,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给予支持治疗。
感染 由于来那度胺可抑制免疫功能,患者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皮肤和泌尿道。严重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脓毒症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皮疹 来那度胺可引起皮疹,表现为红斑、瘙痒、脱屑等。皮疹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局部使用激素软膏,重者需暂停来那度胺,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若皮疹持续加重,需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疲劳 许多患者在接受来那度胺治疗时会出现疲劳感,影响日常活动。疲劳可能与贫血、感染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必要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神经毒性 来那度胺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无力等。症状多在治疗后期出现,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重者需暂停来那度胺。若症状持续加重,需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胃肠道反应 来那度胺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多在治疗初期出现,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给予止吐、止泻药物,重者需暂停来那度胺。若症状持续加重,需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肝功能异常 来那度胺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给予保肝药物治疗。若肝功能持续恶化,需暂停来那度胺。
心血管事件 有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并根据情况给予对症治疗。若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需暂停来那度胺。
总之,来那度胺治疗DLBCL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加强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杜苑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