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贝伐珠单抗可能引起一过性或持久性高血压,发生率在20-30%之间。高血压可能对心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蛋白尿:贝伐珠单抗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引起蛋白尿,发生率为10-20%。通常为轻度蛋白尿,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肾病综合征。治疗前应评估肾功能和尿常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尿蛋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
出血:贝伐珠单抗可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削弱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功能,增加出血风险。轻微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较为常见,而严重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虽然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治疗过程中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血栓形成:贝伐珠单抗可能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2-5%之间。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治疗过程中加强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监测,必要时采取抗凝药物治疗。
胃肠道穿孔:贝伐珠单抗可能抑制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增加胃肠道穿孔风险。胃肠道穿孔的发生率在0.3-1.5%之间,多见于有溃疡病史的患者。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胃肠道病史,治疗过程中加强胃肠道症状监测,必要时暂停治疗。
肝功能异常:贝伐珠单抗可能导致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升高,发生率约为10-20%。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
皮肤毒性:贝伐珠单抗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0%。治疗过程中可加强皮肤护理,使用保湿护肤品,避免阳光直射。
心血管事件:贝伐珠单抗可能增加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脏功能监测,必要时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
鉴于贝伐珠单抗的临床价值及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其不良反应,并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在治疗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自我监测,发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赫振炎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