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无限增殖累积,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将从化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护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化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包括病理类型、年龄、身体状况、疾病阶段等。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化疗主要分为诱导期和巩固期。
诱导期化疗
:诱导期化疗的主要目标是迅速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以期达到完全缓解。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伊达比星+阿糖胞苷)等。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则常采用VDLP(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等方案。
巩固期化疗
:一旦达到完全缓解,患者需要进行巩固化疗,以消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减少复发。巩固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缓解深度和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特点来定,可能包括高强度的化疗方案,如HD-MTX(高剂量甲氨蝶呤)和Ara-C(阿糖胞苷)等。
二、术后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感染预防
: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病室清洁,定期消毒,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并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血护理
: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易发生出血。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并及时给予止血药物。
营养支持
:化疗期间患者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需要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心理压力大,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疼痛管理
:化疗可能导致疼痛,护理人员应评估疼痛程度,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药物管理
: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护理人员应准确执行医嘱,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报告医生。
总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方案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而术后护理则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细致的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治愈率。
钱劼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