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据着较高的位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胃癌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对胃癌的早期筛查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显得尤为必要。
1. 胃癌的定义和分类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层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能够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血液系统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根据肿瘤的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被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指的是肿瘤局限在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展期胃癌则是指肿瘤侵犯到固有肌层或更深部位,并且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
2. 胃癌的高危因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倾向、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遗传方面,有家族胃癌史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较高。饮食方面,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食品、熏制食品等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吸烟和饮酒也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独立因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的限制,感染率较高。上述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3. 胃癌的筛查方法
胃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包括内镜筛查和血清学筛查。内镜筛查,尤其是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血清学筛查通常包括胃癌相关抗原如CA72-4、CEA等的检测,以及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这些血清学指标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初筛手段,但它们通常不能确诊胃癌,需要结合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4. 胃癌筛查的适应人群
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符合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对于有家族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筛查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体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一般推荐每1-2年进行一次。
5. 胃癌筛查的意义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显著降低,不足30%。因此,胃癌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筛查发现早期胃癌,可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效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6. 胃癌筛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癌筛查前,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空腹、禁食等。检查过程中,患者应配合医生的操作,并在遇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生。检查后,患者应关注筛查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进一步就诊以明确诊断。
7. 预防胃癌的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手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腌制和熏制食品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量的体育锻炼;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综上所述,胃癌筛查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胃癌筛查的认识和重视,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更多人的健康。
张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