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详细阐述肺癌的诊断过程。
一、肺癌的定义与分类 肺癌是指起源于肺部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占肺癌病例的80%以上,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SCLC占肺癌病例的15%左右,生长速度快,易发生转移。
二、肺癌的病因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占85%以上的肺癌死亡案例与之相关。其他风险因素包括长期接触二手烟、石棉、放射性物质、空气污染等。家族遗传、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部分患者因肺外症状(如骨痛、头痛、皮肤改变)就诊,这些症状与肿瘤转移至其他器官有关。
四、影像学检查 1. X线胸片:初步筛查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较低。 2. CT扫描:对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肺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3. PET-CT:评估肺癌分期和转移情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4. MRI:对于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侵犯范围及手术切除可能性具有重要价值。
五、病理学检查 1. 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痰液中的异常细胞,有助于肺癌的诊断,但敏感性较低。 2.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内窥镜观察支气管内部情况,可进行活检或刷检,取得病理组织进行诊断。 3.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肤穿刺取得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4. 胸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胸膜和肺表面情况,可进行活检或楔形切除,适用于胸膜病变或中央型肺癌的诊断。
六、分子检测 分子检测有助于指导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常见的分子检测包括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检测,PD-L1表达水平检测等。这些检测结果可指导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或免疫治疗。
七、肺癌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淋巴结受累情况(N)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M)。分期有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综上所述,肺癌的诊断是一个多步骤、多学科协作的过程。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分子检测等手段,医生可以准确诊断肺癌,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公众应提高对肺癌的认识,重视高危因素的筛查和预防,争取实现肺癌的早诊早治。
史金鹏
上海市肺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