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和较高的致死率而备受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肝癌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因此,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肝癌的诊断过程,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肝癌的诊断通常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种检查方法。首先是基于病史和临床症状的初步评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和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并不特异,但可以为医生提供初步的线索。此外,肝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腹部肿块、腹水、下肢水肿等体征,这些体征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接下来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一个常用肿瘤标志物,其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存在。然而,AFP水平升高并非肝癌的绝对指标,它也可能在其他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妊娠期出现。因此,AFP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来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癌的关键步骤。超声检查因其无创性和便捷性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形态、大小和回声变化,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CT扫描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有无远处转移。PET-CT则能够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为临床分期和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肝脏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通过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然而,活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和肿瘤细胞的针道种植。因此,活检的适应症和时机需要严格把握,一般在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且AFP水平升高时进行。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还会考虑其他诊断方法,例如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肝脏表面的情况,或者使用血管造影技术来评估肝脏的血流情况。腹腔镜检查可以在直视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表面情况,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血管造影技术可以评估肝脏的血流情况,发现肿瘤的血供情况和有无侵犯大血管。
肝癌的分期对于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系统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这些分期系统综合考虑了肿瘤的大小、数量、血管侵犯情况以及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TNM分期系统主要根据肿瘤的原发灶(T)、区域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来分期,而BCLC分期系统则根据肿瘤的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肿瘤相关症状来分期。不同的分期系统可以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肝癌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种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肝癌的认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此外,积极预防和控制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戒酒、控制饮食、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等,也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肝癌这一致命疾病,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军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