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居前列。合理用药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本文将介绍胃癌的基础知识、合理用药的原则与要点。
胃癌的基本概念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以腺癌最为常见。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胃癌症状较为隐匿,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进展期胃癌则可出现上腹痛、消瘦、贫血、呕血、黑便等典型症状。
胃癌的诊断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胃镜可以直观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可疑病灶;病理活检则能明确诊断。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有助于评估胃癌的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72-4等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期生存质量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手术治疗:对于早中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胃切除术和姑息性胃切除术。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
化疗:对于进展期胃癌,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铂类、紫杉醇类等。化疗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化疗等不同阶段的治疗。
放疗:对于部分胃癌患者,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化疗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提高生存获益。
免疫治疗:部分胃癌患者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如PD-1/PD-L1抑制剂等。
胃癌的合理用药原则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用药方案应基于高级别循证证据,如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基因表达、药物代谢酶活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合理联合用药: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性等,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毒副作用的药物组合。
动态调整用药: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耐受性、毒副作用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重视患者教育:向患者充分解释用药的必要性、可能的毒副作用等,提高患者依从性。
总之,合理用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生应不断学习最新的诊疗进展,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任拾璞
甘肃宝石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