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实体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革新。介入手术作为肝胆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详细介绍介入手术的基本概念、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以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介入手术概述
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影像学技术辅助,采用微创技术进行的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这种手术通常通过血管或皮下进入人体,直达病灶区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介入手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在肝胆外科领域,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胆管癌等实体肿瘤。常见的介入手术包括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等。这些技术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减少肿瘤负荷,延长患者生存期。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TACE是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中,使肿瘤缺血坏死的同时,药物也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
这两种技术都是通过局部加热来杀死肿瘤细胞。RFA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而MWA则是利用微波产生的热量。这两种方法适用于肿瘤较小、位置较深或者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
介入手术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然而,手术前后的不确定性、对手术效果的担忧以及对复发的恐惧,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术前心理干预
术前,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及预期效果。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手术预期,减少术前焦虑。
术后心理支持
术后,医护人员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对于术后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长期心理关怀
由于肿瘤的复发和进展可能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波动,因此,对于接受介入手术的肿瘤患者,应提供长期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结论
介入手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为实体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虽然这种手术技术在减轻患者身体痛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通过综合治疗和心理干预,我们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
龚纯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