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即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淋巴瘤患者伴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给治疗带来了额外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淋巴瘤合并哮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注意的事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术前评估 在决定对淋巴瘤合并哮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需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术前评估,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及手术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 1. 哮喘控制情况:通过病史询问、肺功能测试等方法评估哮喘的控制程度,若哮喘急性发作或控制不佳,需先进行相应的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2. 心血管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 肺功能评估:对患者的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等进行评估,以判断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4. 手术风险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力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二、术前准备 1. 哮喘控制:术前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哮喘症状,以降低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2. 心血管保护: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应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压等治疗,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 营养支持: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4. 心理支持: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三、术中管理 1. 麻醉方式选择:根据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 维持循环稳定: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维持循环稳定,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 呼吸道管理:术中注意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4. 术中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麻醉、镇痛、抗生素等药物,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四、术后管理 1. 呼吸道管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给予吸痰、吸氧等处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 疼痛控制:术后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3. 营养支持: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恢复力。 4. 康复锻炼:术后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等,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总之,淋巴瘤合并哮喘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需注意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林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