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在肺癌的众多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到了大约85%。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RET突变的肺癌患者。
RET基因突变与肺癌
RET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正常情况下,RET基因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调控。然而,当RET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持续处于激活状态,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RET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2%,虽然比例不高,但由于肺癌患者基数庞大,因此RET突变肺癌患者绝对数量不容忽视。
RET突变肺癌的临床表现
RET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非小细胞肺癌相似,主要包括持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RET突变肺癌的侵袭性较强,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RET突变肺癌的诊断
RET突变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发现RET基因的突变。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组化(IHC)和基因测序等。对于RET突变阳性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其他驱动基因突变,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靶向治疗。
RET突变肺癌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针对RET突变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多个针对RET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获批上市,包括塞尔帕替尼(Selpercatinib)、普拉替尼(Pralsetinib)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RET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RET靶向治疗的优势与挑战
与传统化疗相比,RET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疗效确切,客观缓解率可达60%-70%;2)副作用较小,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大多可控;3)口服给药,方便患者使用。然而,RET靶向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耐药性、脑转移等问题。随着新型RET抑制剂的不断研发和应用,相信未来这些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结语
总之,RET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针对RET突变的靶向治疗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研究的积极开展,相信未来RET突变肺癌的诊治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造福更多患者。
王学艳
天津蓟州洪伟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