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解读

2025-01-22 05:39:53       15次阅读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当今社会中日益受到关注的代谢性疾病。这两者常常互为因果,共同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解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诊疗策略,旨在提供科学的治疗建议和健康管理策略。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概述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嘌呤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嘌呤在体内经过代谢,最终转化为尿酸。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受到调节,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若尿酸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尿酸盐就会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引发痛风发作。

症状与诊断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主要发生在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可迅速达到高峰,并伴有红肿、热感和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扩散至其他关节。诊断痛风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关节穿刺检查。血尿酸水平的测定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关键,但需注意的是,痛风发作期间血尿酸水平可能正常。

疾病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首选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适用于不能耐受NSAIDs的患者。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痛风发作。

降尿酸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以减少痛风石的形成和痛风发作的频率。别嘌醇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司他作为新一代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疗效更强且副作用较少;苯溴马隆是一种尿酸排泄促进剂,能够增加尿酸的排泄。

并发症管理

:痛风患者可能伴有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需要针对性治疗。对于肾脏损害,可能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肾脏保护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需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层诊疗指南解读

早期识别

: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意识。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高嘌呤食物,如红肉、海鲜等。减少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烈酒,因为它们会增加尿酸的生成。保持适当体重,因为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长期随访

: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心血管状况的评估。

结语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并发症的预防。基层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指南建议,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管理,痛风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同时,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也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徐坚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下一篇肺癌的合理用药
上一篇肺癌晚期会很痛苦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